發佈的內容將搬離 Facebook

Posted by 每特17劃 on 2022-10-31

發佈的內容將搬離 Facebook

近期決定把 Facebook 上自己發佈的內容,搬離 Facebook,並減少在 Facebook 上活動的方式 。

具體的細節大略是:

  • 在我個人空間,由我自己發佈的內容,會搬到 Blog 上。
  • 於發佈內容下的留言跟按讚等資料,會盡可能依原樣搬遷。(留言會顯示,但按讚資料不顯示)
  • 搬完後的內容,會自 Facebook 上刪除。
  • 自己儲存的書籤、訂閱清單,會慢慢備份至其他地方後清除
  • 若未來有發文之需,會以先在 Blog 發表後,再轉載至 Facebook 的方式。

此計劃預計於通知發佈一週後逐步進行。

暫不更動的部份為:

  • 別人 Tag 我的照片,或別人 Tag 我的貼文,則仍保留不動。(多數於 2015 年以前的不會動到)
  • 我上傳到其他群組、朋友的照片、留言、…等資料仍保留不動。

主要原因如下:

  • Facebook 容易漏失朋友的資訊。
  • 多數的動態,來自於少數的活躍人士。其他人往往被廣告和 KOL (註: Key Opinion Leader, 意見領袖)給插隊跟淹沒了。
    • 大多數的時間是消耗在從沒見過面的人,以及反覆跳過都跳過不完的廣告的身上。
  • Facebook 已反賓為主的干擾並介入並我對資訊的挑選跟判斷。
  • 演算法之下,人際關係變得更加極端,親者越親、疏者越疏、仇者越仇。

基於上述種種因素, Facebook 早已不再是個良性的社群網站。 然而 Facebook 裡仍留有過往許多回憶跟照片,也有很多朋友仍透過 Facebook 聯繫。 因此,此次非完全離開,仍會維持使用作為交流互動的管道之一。

若想了解更多關於我對 Facebook 的觀察與看法,可參考我的網頁如下:

https://6bcf7279.info/2022/10/31/7e88ea6c/ (內容如下)

日常的訊息來自於活躍的少數

約莫 2018 年前後,我發現 Facebook 有一個角落功能,知道的人不多。 (註: 此功能已經被 Facebook 拿掉了,現在已經找不到了。) 具體進入該功能頁的路徑已經忘記了,但瀏覽器裡還紀錄著的書籤如下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〈Username〉/friends?ft_ref=flsa

其中 〈Username〉 是每個人自訂的使用者名稱,可在 Facebook 的 General Account Settings 查到。 例如: 若你的個人頁面網址是

https://facebook.com/xyz321

那麼你的 〈Username〉 就是 xyz321,而對應的網址就是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xyz321/friends?ft_ref=flsa

在這功能頁面裡,會列出自己所有的朋友清單。而最重要的是,他還會顯示朋友清單中哪些還有未讀訊息

我原本需要在動態牆滑個半小時、一小時,才勉強獲得部份朋友的動態。 有這個功能之後,每次只需要 5 ~ 10 分鐘,就能大致跟完最近一兩天的消息。

在切換到這樣的模式之後,使用了一陣子,觀察到了一些現象如下:

  • 若有好的工具的幫助,追蹤朋友動態的真正時間不會太多。
  • 一週之內,約有 4~5 % 的人有新發文(約20幾位)。絕大多數人都很少發文。
  • 而這 4 ~ 5 % 的人之中,約有 23 成的人(約 46 位),是密集發文者。
    • 每天都有發文,也可能幾小時就貼一句心得、照片、或是轉貼文章。
    • 換算一下,約佔總比例 0.8 ~ 1.5 %

(註: 當時的朋友清單約 500 人上下)

當時對照 Facebook 預設的動態牆的訊息後,感覺動態牆的成份佔比如下(註: 主觀感受,非嚴格統計)

  • 密集發文者約佔 45 ~ 55 % (約滑 1 ~ 2 下看到一則)
  • Facebook 推播轉貼(朋友按讚或留言、熱門、背後有贊助) 約佔 25 ~ 35 % (約滑 2 ~ 4 下看到一則)
  • 廣告約佔 10~15 % (約滑 4 ~ 6 下看到一則)
  • 常發文的朋友 15 % (約滑 5 ~ 7 下看到一則)
  • 較少發文的朋友 5 % (約滑 15 ~ 20 下看到一則)

在得出實際觀察的結果後,我深刻了解到幾個事實:

  • 我們絕大多數在 Facebook 所獲得的資訊跟感受,很大程度是由少數人所左右。
  • 假設朋友清單的數量在 250 人上下,那麼只要有 2~4 位的朋友是密集發文者,且密集發文或轉貼同一主題的文章時。(例如: 電影、時事、體育新聞、…)。相關的主題就可能佔據動態訊息中的 3 成以上。
  • 當你在 Facebook 上看到
    • 你有幾個朋友在活躍的提及一個主題
    • 其他人也再討論這一個主題,例如: KOL、新聞轉貼、…(背後由 Facebook 演算法推播給你)
    • 上述加乘下來,可能佔比達 30 ~ 50 %。 (約滑 1 ~ 2 下就看到一則)
    • 此時,就會產生一種,好像身邊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件事 的錯覺
    • 但跟實際的情況往往有一定的落差
  • 約 95 % 不常發文的,是沉默的大多數。在 Facebook 動態牆的佔比很弱勢。
    • 假設有 2 位密集發文者跟 5 位較少發文者,分別在一週內對同一主題表示意見。
    • 結果通常是,2位密集發文者的訊息,你當天就會注意到。而另5位較少發文者,你可能過一兩天,才看到其中一兩則。另有三位,你可能會在很久以後,偶然之下才發現原來他有發過文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,沉默的多數感到不受重視,而更少發文。而密集發文的少數,感受到更多關注與互動,而更加的活躍的發文。

之前透過只列未讀訊息的功能,大致能彌補這些狀況。 可惜好景不常,這功能在我發現並使用不到 1 年後(約 2019 年前後),就被 Facebook 拿掉了…。

社群訊息的傳遞消聲

早期在社群,發佈活動訊息時,大多數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收到通知訊息 。 但自從商業廣告,以及政治活動大舉進入 Facebook 後,也開始有了更多管制曝光的機制。 因此,即使有 2000 人的社群,發佈活動訊息,往往也只有 60 ~ 120 人次的曝光。

聽說付點錢去推播訊息,情況會改善很多。 但若連發個社群公告訊息,也需要用錢來換取曝光率的話,顯然己背離我們的初衷。

這感受在 Facebook 的後期越是明顯,群組的後台功能改版的幾次。 後面改版的方向,越來越偏向廣告經營的方式。 例如:

  • 有個分頁就叫 “成長(Growth)",提供你群組成長的數據
  • 顯示成員的統計訊息,像是 “男姓/女姓”, “國家”,“地區”, “年齡分佈”…
  • 顯示按讚數量跟互動行為的數據…

這些功能對於想要投放廣告的組織確實很有幫助。 但對於我們這些,以共同興趣為交集,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自我組織的社群來說。 這些作為,都離耕耘社群的初衷越來越遠,長久下來讓社群經營越來越力不從心而漸漸走向枯萎。

寫照比喻:

長期以來,我們都自主提著水,去灌溉一顆樹。
不求什麼果實回報,只要樹長得茂盛有活力,看著開心就好。
但不知從何時開始,有管理員開始限制你,
你一公升的水,只能給你澆 100 CC。
有人按讚,就讓你多澆 30 CC。
想要倒完全部的水,得加錢。
管理員接著說,我們現在還提供統計數據後台
能告訊你,現在樹有幾公分高,有多少葉子,跟葉子的各項統計資訊。
並幫你分析樹的成長速度跟含金量,方便你計算灌溉的投資回報率如何如何。

聽完這一切,心中感嘆、百般無奈,只想回覆說,
你說的那些功能我們通通不想要,
能不能還原到那個能單純灌溉跟澆水的環境就好?!

動態牆會丟包朋友的訊息

假設,我一天有 200 則朋友的發文訊息,而 Facebook 另外想推播 200 則訊息的話。 我原本以為,我努力滑完 400 ( = 200 + 200 ) 則訊息,或更多訊息之後,Facebook 的動態牆最後都還是會上完所有 200 則朋友的發文訊息。

然而,實際狀況並非如此。不管是用預設的 “熱門貼文(Top posts)” 還是用 “最新(Most Recent)” 的排序方式,我一直滑,發現即使滑了十倍的量約 2000 則,200 則的朋友訊息中,還是只出現部份朋友的訊息。估計至少還有 3 成或更多的訊息沒顯示出來。甚至滑到後半段, Facebook 都開始重複顯示已經出現過的廣告時,就是不會顯示還沒讀過的朋友貼文。(註: 我有一一點入朋友清單作會對照,確認不是單獨個案,無法用被封鎖或反追蹤來解釋)。

這個現象說明,在 Facebook 動態牆上沒看到部份朋友的消息,並不是滑的訊息數不夠多,而是部份朋友的消息根本就沒有被排進去。 Facebook 不只是插入它的廣告而已,它還決定了讓你知道誰的消息,以及決定了讓你不知道誰的消息。

簡單來說,

  • Facebook 對於要推播給你的資訊跟廣告,一定是排好排滿。
  • 你所有朋友的訊息,Facebook 只挑部份的顯示,剩下的就直接丟包了。
  • 若你不想漏朋友的消息,你必須要自己一個一個點進去才會發現。(花太多時間了,幾乎不可能)
  • Facebook 會無形之中代替你決定,你看到誰的消息,你看不到誰的消息。

這個問題,證明 Facebook 從根本上已不再是一個可信任的社群網站平台。

Facebook 上的互動變得越來越極端

不確定從何時開始。感覺 Facebook 上的留言跟討論,有越來越激化的傾向。 之前還只侷限於時事、政治相關議題的討論下才有。但現在各類話題,都開始有這樣的狀況。

印象中,早期在使用時,良性互動比較多。當時留言互動的,大多有共同好友交集,即使意見不合,也會互留個情面。 但現在遇到越來越多案例,是在發文或留言不久後,就遇到不認識的人,開頭就來個劈個幾句,甚至有人身攻擊的味道,好似跟對方有仇似的。但明明就是個素未謀面的人。這現象,不只自己遇到,不時也看到其他朋友的貼文也有如此遭遇。

次數頻率越來越高之後,我開始認為此現象的背後可能不單純。在此,作了一次思想實驗如下:

假設一個人發文或留言後,而社群網站會透過一個機制演算法,產生一個通知清單來通知相關的人。在此先稱之為頭香通知名單。而這份名單,猜測可能會是由下列來源所組成:

  • 發文者的朋友清單
  • 留言者的朋友清單
  • 文章主題的訂閱者
  • 文章所屬的粉絲頁成員清單
  • …等等

這名單加總一下,數量多半有上千人。 而社群網站的演算法,將決定誰會先看到,並有更早的機會留言。 假設有兩種通知策略如下:

  • (A) 優先通知該發文者或留言者之朋友清單中的友好清單
  • (B) 優先通知最能刺激更多留言跟討論的活躍清單

若處於 (A) 的通知策略下,那發文者跟留言者,不難預期會感受到更多友好的良性互動。

但若是處於 (B) 的通知策略下呢?

一個 能刺激更多留言跟討論的清單 或許可能也包含有:

  • 以戳人為樂的戳樂(Troller)
  • 喜歡煽風點火,以引戰為樂的人 (註: 因為敵意螺旋而招致雙方更多回文辯論)
  • 心直口快,看到標題就先嘴個一兩句再說 (回應快速)
  • 常駐在網路上的專業小編(對指定議題回應極快,且有辯必回)
  • KOL (後面會有一堆人跟著回文附和)
  • … 以及任何系統演算法判別有 “會快速回文” 且 “帶出更多回文” 的活躍用戶

因此,在 (B) 的通知策略下,不難預期,會更容易遇到 “回應快速但來者不善” 的負面互動。

藉由上述的思考,可以推測出社群網站的演算法差異,很可能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風氣。而這環境風氣,並不一定來自於社會的人性變化。個性溫和的社會,在演算法煽風點火下,可能會變得極端互戰;個性飆悍的社會,在演算法的安撫下,也可能變得友善熱情。

也就是說,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,很大的可能是由社群網站的演算法所引起的。而如果問題是由演算法所引起,自然也無法靠個人調整來修正。

舉例來說,在發文遇到不友善的回應時,比較溫和內向的人常傾向先自我檢討跟退讓,以免引發更多爭端。然而,在 頭香通知名單 上千人的名單中,總是會有最刁鑽、最能雞蛋裡找骨頭的人。而當社群網站的演算法,目標設定是優先把這些最極端的人往該文章推送曝光時,問題總是能一再發生。畢竟欲加之罪、何患無辭。那麼這是發文者的問題呢? 還是社群網站的演算法的問題呢?

我認為,社群網站的演算法的問題更大一些。

然而,社群演算法掌握在 Facebook 手中,視為商業機密,從未公開揭露,也未有公示資訊揭露,真相無從得知。 現存許多大型社群網站也有相同的問題,例如: Twitter。

目前尚沒有任何可信任的獨立機構、機制,可檢視並制衡這些社群網站的演算法問題。

結論

Facebook 仍是一個強大的網路服務,也提供許多便利的功能。 但對於在意資訊收集自主性的人來說,建議降低對 Facebook 的依賴,並保持一定的距離。

備註

在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下,可按 F12 並在 Console 分頁的輸入列,輸入下述的 javascript script:

function to_scroll()
{
	console.log('Scroll to the bottom...');
	window.scrollTo(0, document.body.scrollHeight);
	setTimeout(to_scroll, 7*1000);
}

to_scroll();

瀏覽器會自動定時隔 7 秒滑至頁面的底端,效果相當於每 7 秒自動按一次 〈End〉 鍵。

不過現在這個方法可能要修改,因為 Facebook 後來有修改,在往下滑時,會將先前的內容刪除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