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 post 2017-06-09
我注意到幾件事, 一是資料統計內容是針對"工業跟服務業",二是,台灣公司有高薪低報的狀況。 最奇怪的是,為什麼工業是跟服務業的資料混在一起調查???
Comments:
- Vincent Cheng: 都是壓榨員工的行業
- Arvin Yeh: 工商普查嗎?
- 李俊裕: 好像是普查,資料來源是: https://www.stat.gov.tw/ct.asp?xItem=41083&ctNode=2291
- 李俊裕: 另外,補充我後續進一步了解的狀況 (文長) 1. 普查的資料大致來源為何? 我有根據網頁上的電話打去詢問一下 他們作的是抽樣調查,方向大概是隨機抽樣廠商,請廠商填寫薪資方面的狀況。 然後我問,這要如何確認廠商填的資料的正確性? 他們有回覆說,會依據"人力運用調查"的資料來作比對,看是否吻合。 這讓我注意到,“人力運用調查"的報告,是直接以個人來調查,而不是由資方提供的。所以,“人力運用調查"的內容可能更接近一些,或許有興趣的人可以再進一步看看。 另外,我有問,樣本數大概是多少? 回覆是 1 萬左右。 樣本數是夠的。 2. 工業跟服務業的資料為何不分開統計? 收到的回覆大致上是,因為資料會對照"人力運用調查"的資料,而該資料調查時,因個資考量作答沒有限定產業。 最後以取總計為主。 實際上,分項資料都在主計處跟統計學會相關的網站資料庫可以查得到。 只是上述新聞發佈時,著重在總計。 3. 我有注意到,這類薪資中位數的報告,其實是在 2016 年底才新推出的 先前的資料主要是"xxx年薪資與生產統計年報”,而該年報的內容,有不同類產業的分項統計 內容蠻完整的,想比較的人可以再自行對照看看。 註: 有些對話我記得不是非常清楚,若有出入的話,可以再自行求證看看。 ==== 我敘事的內容有點雜亂,但如果細心去觀察思考一下 大概就會知道,數據本身的準確性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公務員的錯,或是素質不好,或是黨派的問題 事實上,近年來辦文件跟詢問的狀況,我覺得一線人員的處理態度跟效率,其實遠勝 10
20 年前的 甚至比某些銀行還要好,這個進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。 所以,問題應該是出在,數據調查跟統計的制度上,還不夠逼近事實跟逼近真相。 需要的是修正制度,而不是修理人。 要寫這段心得時,心裡是有點掙扎,因為我只想了解事實,並不想旁生爭端或是佔用大家眼球的時間。 所以,就請大家不用特意按讚了。但若您也是個想了解事實的人,希望以上的資訊對你有幫助Thanks
- 李俊裕: 另外,補充我後續進一步了解的狀況 (文長) 1. 普查的資料大致來源為何? 我有根據網頁上的電話打去詢問一下 他們作的是抽樣調查,方向大概是隨機抽樣廠商,請廠商填寫薪資方面的狀況。 然後我問,這要如何確認廠商填的資料的正確性? 他們有回覆說,會依據"人力運用調查"的資料來作比對,看是否吻合。 這讓我注意到,“人力運用調查"的報告,是直接以個人來調查,而不是由資方提供的。所以,“人力運用調查"的內容可能更接近一些,或許有興趣的人可以再進一步看看。 另外,我有問,樣本數大概是多少? 回覆是 1 萬左右。 樣本數是夠的。 2. 工業跟服務業的資料為何不分開統計? 收到的回覆大致上是,因為資料會對照"人力運用調查"的資料,而該資料調查時,因個資考量作答沒有限定產業。 最後以取總計為主。 實際上,分項資料都在主計處跟統計學會相關的網站資料庫可以查得到。 只是上述新聞發佈時,著重在總計。 3. 我有注意到,這類薪資中位數的報告,其實是在 2016 年底才新推出的 先前的資料主要是"xxx年薪資與生產統計年報”,而該年報的內容,有不同類產業的分項統計 內容蠻完整的,想比較的人可以再自行對照看看。 註: 有些對話我記得不是非常清楚,若有出入的話,可以再自行求證看看。 ==== 我敘事的內容有點雜亂,但如果細心去觀察思考一下 大概就會知道,數據本身的準確性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公務員的錯,或是素質不好,或是黨派的問題 事實上,近年來辦文件跟詢問的狀況,我覺得一線人員的處理態度跟效率,其實遠勝 10
- Nathan Chang: 請問高薪低報帶來的影響是?
- 李俊裕: 非常好問題。我認為影響大致如下: 舉例: 假若員工薪資為 5.7W, 但因其他因素在帳面上登記為 5.2W, 此時統計出來的結果就會少個 5000 塊。 因市場行情的資訊是不透明也不對稱的(公司可知道員工群體的薪資分佈,但求職者不知道公司的待遇分佈) 所以求職者能參考的數據是相對有限的,此時薪資的調查報告就會產生一定的錨定作用。 若調查報告低估 5000 元的話,那相對的,也會讓求職者的評估跟議價產生 5000 元的落差。 而公司方面,可能不小心發現自己公司的敘薪略高於"市場行情”,而再嘗試往下調整。 幾回合之後,薪資就會朝對受僱者不利的方向傾斜了。 註: 相對的,若調查是高估的狀況的話,就會朝對資方不利的方向傾斜。 註: 我個人認為公佈調查結果是好的,若資料全面一些會比較好。
- Nathan Chang: 李俊裕 感謝分享 之前看的太短 覺得可以少繳稅 新創公司又可以留住人才 只有國家吃虧
- Yuan Chao: 勞工以為可以少付點稅,可是公提的勞健保可是虧大了!
- Yuan Chao: 這篇的結論有點廠廠,不過幾個評估的點倒是可以檢驗一下… http://soc.thu.edu.tw/2006TSAconference/_notes/2006TSApaper/5-15.pdf